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三章 托克托被流放饮酒而亡 保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托克托被流放饮酒而亡 保太 (第6/14页)

安的话与冯国用在定远说的话如出一辙,很合朱元璋的心意。随即请他留在幕府,然后赐给他稻谷十石(约今日1140斤)、绢布十匹。后来,一些机密之事,总爱和他商议。

    在宋朝,皇帝赏赐物品,分为五等。第一等是绢十匹、钱十贯(等于十两银子)。当时一贯大约可买2石大米。

    元代货币贬值很厉害,朱元璋以粮食赏赐深得人心。十石稻谷至少值十两银子。

    陶安(1315—1368年),字主敬,太平路当涂县人。少年时就机智聪明,后博涉经史,尤专长于《易经》。元顺帝至正初年,乡试中举,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元末世乱,于是隐居家中。时逢朱元璋,40岁。朱元璋称吴王后第三年(1367年),在金陵初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征诸儒议礼,命陶安为总裁官。

    朱元璋开国后,洪武元年(1368年),任命陶安为知制诰6兼修国史。他跟随朱元璋十余年,恪尽职守,朱元璋十分信任厚待他,御赐门联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1368年四月,陶安任江西省参知政事,治理有方,军民诚服。不久染病,仍拟草本时务十二事上表朝廷,九月死于任上。明帝朱元璋亲致祭文,遣使吊唁,赐谥号“姑孰郡公”。“姑孰”即当涂,本是当涂县治所姑孰镇。

    李习(约1292—约1372年),字伯羽,号云观,太平路当涂县(今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县)人。治学《尚书》,旁通各门人经。元代时因江南人很受歧视,直到元仁宗延佑年间,才中举人,授予明道书院山长(讲学老师)。他是陶安的老师,著有《橄榄集》,后因病去世,享年八十。时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