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翘楚朱元璋_第十一章 取和州保和州化险为夷 朱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取和州保和州化险为夷 朱总 (第10/18页)

友谅的元朝小吏乘机在乌林镇黄蓬山起义,随即投靠到倪文俊的麾下。初任微小的书掾2一职,后来累积战功升为领兵元帅,坐镇黄州(今属湖北)。

    再说朱元璋官至总兵,职权在各位将领之上。但是张天佑带到和州的部队及将领都是郭子兴的旧部,资历比朱元璋深,有的岁数还比朱元璋大。

    朱元璋心想:我如果以总兵的身份居上说话办事,他们一定不服。于是叫亲兵撤掉州衙中堂正中的两把座椅和茶几,换上一张木案。那两把座椅分别是达鲁花赤和知州的。

    第二天早晨,擂响五遍会鼓后,各位将校相继入堂。郭氏旧部将校是两个镇抚、三个千夫长。朱元璋参会的将领是总管汤和、邓愈;镇抚徐达、郭兴、郑遇春、吴良、吴禎、郭英。

    中堂两边各摆了八把椅子。郭氏旧部将领沿袭蒙元的规矩,以右为尊,抢先坐满了右边五个座位,剩下最后三个空座。汤和、邓愈、徐达、郭兴、郑遇春、吴良、吴禎依次坐在左边。按照朱元璋的授意留下最后一个空座。郭英站于空位左侧。

    朱元璋有意后到,冯国用、冯国胜跟随。朱元璋叫郭英到对面空椅上坐下,自己则在左边那把空椅子坐下。冯氏兄弟佩剑站于他的背后。郭氏的将领见了,有的偷偷窃笑。

    开始讨论军务公事,各位将领如同木偶之人,皆不开口。朱元璋询问某事是否如此处理,个个不置可否。于是,朱元璋开口剖析事理缘由,有板有眼,头头是道。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再问大家可否,将领们纷纷赞同,不得不服这个27岁的总兵。第二次开会,朱元璋坐到左边的头座。

    执政不久的一天,朱元璋偶然走出州衙。见一个小孩站在门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