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_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9节 (第5/6页)

就不该来顾世安面前晃,叫他看见自己。

    顾世安道:“作诗和读多少本关系不大。”

    卫景平:“……”

    “学生或许不擅长作诗。”他心虚地道。

    他一个当了一世说大白话只会“卧槽”“牛哇”的小老百姓,忽然说要他从事作诗这么高级的活动,能莽着上吗?

    作者有话说:

    1出自《诗经》。

    第33章 论张九龄与贺知章诗

    ◎敢情顾世安要把他培养成县试的头一名案首啊?◎

    顾世安面如沉水:“作诗, 你非学不可。”

    卫景平:“……”

    哎哎,顾财迷, 你这没商量的口气有点败好感哦。

    “先生说的我记下了, ”他没什么底气地道:“学生留心慢慢琢磨。”

    顾世安今天好兴致,都聊到这里了还没打算放过他,又问:“作诗,该学谁?”

    卫景平又卡壳了:“……”

    《旧唐书》中记载, 白居易白大诗人认为:“举才选士之法, 自汉策贤良, 隋加诗赋。”说是科举自隋朝开始加进去一项作诗, 然而隋代科举并不怎么成规模, 所以真正考诗赋,是从唐代开始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加入了试诗贴, 这是科举专用的说法,抑或称之为“赋得体”, 是标准的律诗, 其诗大都为五言四韵、六韵或者八韵的排律, 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 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科考的时候律诗都要选韵, 规矩和讲究很多,重重限制之下,出彩或是所以流传下来的不多,卫景平只记得钱起有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