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秋收1 (第4/5页)
一个小队长要是领着30多壮劳力跟着去地里上工,那这个小队长就牛逼哄哄的了。 人数能排第一。 也不是说其他人闲着。 除了上学的,能干活的也都上工了。 妇女上工和下工的时间,都要比壮劳力晚或提前一个小时。 因为她们需要洗洗涮涮,还要做饭。 这点很是人性化。 年龄小一点的就安排给牲口割草之类的活。 一个牛甚至需要三个人!! 为啥? 因为出工不出力呗! 老百姓有句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就是说上工的时候各个小队长会吹哨子,一共吹三遍,社员根据哨子的长短判断出工的时间。 说白了,之所以这样,是农村生产关系中,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出不出工,挣多挣少,差别不大,反正分粮的时候人七劳三,总会分到粮食的。 敢不给社员分? 没人敢。 人民公社的特点,就是平均主义。 偶尔有几个懒蛋,根本不出工的。 也没有人去举报。 反正他们这没有,附近其他大队也没有。 那些出工的可是累完了,本身就没有拖拉机,都是靠人力和牛,马。 加上干活不积极,明明十天能干完的活,能磨蹭一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