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3 (第2/4页)
着,时不时翻看。 从口袋里把MP4掏出来:“换电子版了。爷爷,你落伍了。” “如今复古是时尚,懂不懂?我还琢磨着弄一部竹简的来看呢。”蓝爷爷对孙子手里的金属盒子表示不屑,“说说看,又有什么心得?” “在飞机上重读了从元武帝到显昭帝这一段,确实有些新的想法。” “哦?愿闻其详。” “纵观锦夏朝前几任皇帝,除了元武帝,无不是青年登基,壮年退位或驾崩,都可以说奋发有为。因此,整个国家持续蒸蒸日上,到显昭帝赵承煦手里,终于达到顶峰,成就了最辉煌的时代。” “你说这话,不算新鲜,早有公认。” “但是,历来学界都喜欢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开国的元武帝和实现辉煌的显昭帝身上。我倒觉得,赵承煦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太平圣主,完全是因为睿文帝赵承安给他打的底子好。” “此话怎讲?” “赵承安在位十年,行善政,除流弊,这些且不说。他最大的功劳,莫过于一个‘养’字。接班人赵承煦由他一手教养;各项政策都着眼于富民养民。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他善养良臣。他留给显昭帝的朝廷,几乎是历史上相对最为健康、干净、年轻、向上的一个班子。文臣武将,哪一个拿出来,放在别的朝代,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偏偏又能协调一致,戮力同心,共谋国是——真真叫人赞叹。” “这话有点意思。”蓝爷爷颔首,“对了,这一趟可有什么别的收获?” “嗯,是有点新东西。我在梵西博物馆见到了的两张残页——应该是真的。” 老爷子腾地站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