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有幸识丹青_分卷阅读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2/4页)

,遥望百里无人烟。

    夏日骄阳红似火,血流汗渍痛不堪。

    北风呼啸摧枯树,手足俱裂哪顾看。

    父子兄弟不相见,几步一魂尸骨寒。

    ……

    我来此地碑犹在,忍将前事入清谈?

    白骨不知谁家土,忠魂永寄葬青山。

    足下征程路漫漫,山风吹彻泪痕干。

    ……

    一路读下来,只觉写诗的人满怀对当年筑路者的哀悼追思,字字血泪淋漓,句句悲天悯人,实在是难得的仁厚胸怀。看看落款,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永昌元年春 承安”。

    正疑惑间,后面韦莫道:“这是当年逸王入蜀时题的诗。”

    “承安是逸王名讳?”

    “没错。这位殿下最是不拘小节,留诗题字一向直书自己的名字。”

    “这诗里似乎对当年入蜀的大将军有些微词,他不怕皇帝陛下责怪么?”

    “这个呀,说来就话长了……”

    韦莫常走蜀道,蜀人争相传诵的逸王事迹早已耳熟能详,看瘦金留白两个少年眼神里满是期待,也来了兴致,坐下喝口酒,眉飞色舞的讲了起来。

    逸王赵承安和当今圣上是嫡亲叔侄。当初太祖元武帝传位于太宗晏文帝赵焕,哪知晏文帝在位不过三年,便病入膏肓,药石罔效。临终前,赵焕召集重臣,宣布传位给弟弟宁王赵炜,并且把自己八岁的儿子封为逸王,意在告诫他永守安乐,不作非份之想。原本因为赵焕一病不起,刚刚安定下来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都想趁着主幼国疑浑水摸鱼,谁料到他竟有这等大智大勇,釜底抽薪,完全断了这些人的念想。

    更叫人激赏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