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很坏[综民间故事]_分卷阅读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0 (第3/4页)



    说罢,叮嘱耿氏,第一个月之内,万不可女人靠近,必得男仆服侍,另外,赶紧为贵公子打点行李,与老衲出门寻药去,这事儿半点耽误不得,迟了一时半刻,你就成寡妇了。

    耿氏见到了大师父的本事,鸡奔碎米般连连点头,为亲儿收了行囊,大把塞了银钱,千叮咛万嘱咐莫要发脾气暴起伤人,又问了大师父在何处挂单,日后必定重金酬谢,大修庙宇,为菩萨重塑金身。

    大师父双手合十,宣一声佛号,出家人不在乎这些,不过女菩萨若日后要再寻老衲,可到红罗山书院的后山之中,有一清雅的竹屋,就是老衲栖身之所。

    耿氏连连点头,含泪送别。

    满载着父母期望的马公子,背上了行囊包裹,踏上了与大和尚寻药的旅程。

    此时天光已经大亮,山下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挑担的算卦的煮茶的烩面的,热闹非凡。山上的红罗山书院也早就敲响了上课钟,一堂课过后,夫子独留下梁山伯、祝英台二人,默写测验。

    祝英台铺纸提笔,行文如长江流水般奔涌而下,毫无停滞。一篇并一篇,满满当当三张大纸,神采飞扬。

    夫子按捺住笑意,板着脸道:“那梁山伯就留下吧。既然是同窗,又有缘住在同一屋檐下,梁山伯你可不能光顾着自己进步。现在这样就很好嘛,要坚持下去。”

    有人噗嗤笑了一声,夫子循声望去,责备道:“祝英台,这么一点小小成绩不可骄傲。”

    祝英台低头称是,见夫子不再理睬他俩,便告退离开,飞快走了出去。

    一出大门,祝英台长舒一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