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是朱元璋_第88章 演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8章 演戏 (第3/5页)

司,杭州宣课司上奏,当地商人抢购成风,请朝廷再次印刷。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卖了多少?

    回陛下!傅友文笑道,四地总收钱财,折银一百零二万余两,所得银钱不日运抵京师!

    嗡,朝会上的众位臣子们罕见的有些失态,顿时议论纷纷。那可是一百多万,一个行省一年的税收才多少?而且,这收上来的都是钱,不是粮帛等还需要储存的东西。

    傅友文话音落下的那刻,朱允熥无声的攥了下拳头。心里在大喊,成功了!

    他终于做出了第一件,改善这个时代的好事。这个建议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在推行的时候,做足了功课。

    从地方的奏折就可以看出,江南江浙之地的富庶,超乎想象,工商业之发达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江浙一带不但是鱼米之乡,更是大明最重要的棉布产地。没错,就是棉花的棉布。这种外来的植物,在经过元代的发展之后,在明代发展到了顶峰。

    江南各地,不但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而且有钱人在松江,苏杭等地广设织布厂,最大的布厂雇工多达数百人。

    布,在这个时代可以当作金钱来流通交换。正是依靠着蓬勃的工商业,朱元璋也才能在短短十几年内,就积蓄起强大的北伐力量。

    再过几十年,也正是这些棉布,丝绸织造业,让江南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商业需要物流,就以应天府为例。在没有推行邮政之前,码头上商人们那些堆积如山的货物根本没地方堆放。

    风吹日晒有损耗,还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