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22章 风向 (第1/6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水平,就是增强国力……”许正平站在实验室中间,朗读着人民日报上的文章,一脸的扬眉吐气。 花私人的钱做公家的实验,在一些人看来,是为国奉献,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或许就是别有用心了。 尤其是人体基因组计划,这样的大项目,做生物学的,就没有不想触碰的,只是上面不批而做不到罢了。杨锐“仗着”钱多,强行去做,免不了要引来风言风语。 现在好了,不仅各大报刊的风向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批的新增拨款也已经戴着帽子到了北大。 戴帽子的经费就是所谓的专款专用了,首批经费虽然不多,仅有60万元,但它的象征意义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款项的用途,赫然写着:用于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前期论证。 实验室众申请了这么多年的经费,却都因为这笔款子而振奋起来。 振奋是为了人体基因组计划这个词,真正的被列入了项目经费中。当然,以杨锐、蔡教授和伍洪波等学者为首的国内生物学界,要批准一笔60万元的项目经费只是毛毛雨,大家高兴的还是上级部门的认可。 至于究竟是哪个上级,也没有考证了。 “接下来怎么办?”许正平乐够了,才想起自己副主任的职务,问起了杨锐。 杨锐道:“就按照上面说的,做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前期论证好了。” “好。”许正平眨眨眼,笑问:“然后呢。” “哎,我是真的让你做前期论证的。”杨锐强调了一句。 “恩,我们转头就做,然后呢?”许正平又眨眨眼。 他的表情动作,令杨锐不禁回想起久远的记忆,有位小偷留下的经典梗,很适合眼前的场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