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人心浮浪 (第3/6页)
于我等有恩,没有受恩不报的道理。如今吐蕃大营一取,于云尚结赞而言,再没有转圜的余地,其背水一战,定是要打下彭州才能破局。而彼一但破局,成都的大好局势就要翻转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显。 沈青折点点头。 崔宁虽然直愣,但不是一点心眼没有,他知道沈青折的想法是一鼓作气,收复蜀州诸郡。 但他还是按着自己的心意说了。 若是善于逢迎,他之前也不至于费尽心思猜才升了个左厢都知兵马使,还在任上蹉跎了数年,原地踏步。 这个时候的选择,确实没有对与错之分。但是选择导致的结果却是有好坏的。 沈青折顺着他的思路,去说云尚结赞的动态:“云尚结赞的行进路线,大概是沿着江,从犀浦、郫、再到唐昌。最后是李持在的彭州九陇。” 他说到这里,问崔宁:“唐昌几日能下?” 几日能下的问题,往日都是黎逢春来答。 但铁口直断的黎都头不在此处,崔宁只能勉力回想:“唐昌……地势较平,无险可守。” “三日?” 崔宁给了个比较残忍的答案:“一日便差不多了。” “九陇呢?”沈青折问,“若是云尚结赞绕过沿途州郡,如当日突袭成都一般突袭九陇,几日可下?” “九陇要比唐昌好上许多,山川险要,且李持,某素闻其清正,即使不善守,也觉绝无开城纳降的可能,只是……怕也不出五日。” 要比黎逢春估计的三日稍长些,却也只是一些。 原因也很清楚。维州。 说不定此刻,维州的笼官便已领了兵,直抵九陇城了。 彭州,九陇。 李眸儿心神不宁地梳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