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湘阴故事 (第4/6页)
个名字,新任的帮办文书曹云澄送了林珑一个表字,“玉声”,于是他这一营便叫做“玉字营”,毕竟叫“珑字营”不是很好听,一个不留神,容易顺口说成是“聋子营”。 林珑如今也有一个文书班子,拨给的办公经费每个月原则上一百五十两,因此除了曹云澄,还有几个文人书生,都在他这里帮办军务,林珑这一个营的架子,总算是搭了起来,今后就是要慢慢磨合。 由于“玉字营”基本上乃是新军,暂时不能带去打仗,首先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林珑每天cao练士兵,营盘之中常常听到演练武艺的呼喝之声。 看着这满营的士兵,林珑有些欣慰地对黄品贤说:“虽然三河那一回,我军损失数千人,可是现在马上又恢复了过来,起码人数上是够了的,看看他们训练的,多么卖力。” 黄品贤看着那些用刀枪戳刺稻草人的新兵,暗道确实是很有劲头,不要说山民,连那班读书人都是如此,当初编纂太平军情报集的湘军采编所,那一班总纂分纂每个月统共只领四十两银子,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不过是和军中的兵勇饷银差不多的薪俸,然而一个个却是如此竭诚尽力,那些人也是很有信念的了,灭亡太平天国的信念。 另外到现在为止,也并没有温采元的消息。 士兵要cao练武艺,从什长到哨官的逐级军官,则要进行军事条令与战术规则方面的培训,比如怎样行军,怎样扎营,黄品贤在旁边听着,其实和太平军有许多相似之处,太平军扎营的时候,也是非常注重警戒,彻夜有人敲锣巡哨,行军的时候当然不准掉队,另外道路也要查看明白,从某处到某处,大概多少距离,途中还有人站在岔路口,手里拿着旗子指引,“此是正路,此是岔路”。 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