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幕后之人  (第2/5页)
。接下来还需要在大臣的劝进下,在举办一个登基仪式。    这个登基仪式是非常繁琐的,现在只是临时的走一个形式。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对于权力的交接有一系列非常繁琐且完整的手续。不是上任皇帝任命即可,还需要去宗庙祭祀祖先,举行祭天仪式等。    很明显,现在的朱由校有更重要的事情来做。    朱由校对着刚刚拿出遗诏,拥戴他登基的内阁首辅方从哲说道:"父皇新丧,一切丧事规格均按照父皇生前遗愿来做,不得有误。"    朱由校语音话落,内阁首辅方从哲领着几个阁臣也是领旨以后,转身就走。皇帝新丧,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们来处理。以他们的身份,此时并不需要来给皇帝守灵。    随后朱由校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英国公张维贤,他的态度将直接决定了朱由校在这宫里的处境。    看向朱由校将目光转向自己,张维贤毫不犹豫的磕头:"臣张维贤,领旨。"    随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宫里的水很深,他知道。大行皇帝死因成谜,他也知道。甚至,新皇帝想要做些什么,他也能猜到一些。但是,这不是他能置身事外的理由。    自初代英国公张辅开始,京城的城防便一直牢牢的掌握在了英国公府一脉的手里。两百余年间,从未变过。可想而知,英国公府是如何的受皇帝信任。即便是历史上有诸如刘瑾,魏忠贤等阉臣当权的时候,英国公府一系依旧巍然不动。这一切的根本,来源于英国公府对待皇室的绝对忠诚。    历史上的英国公府也确实没有让皇帝失望,当李自成打进了紫禁城,无数权贵正打着改换门庭念头的时候,末代英国公张世泽陪同崇祯皇帝殉国。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可以说,张维贤近乎是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