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 流水线军队 (第8/8页)
改变,都需要有卓越的成效来服众,否则便会遭到四面八方的攻击,除非它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没有人需要所谓的理由,也没有人想听失败者的解释,想要服众,就必须拿出成果来。 朱慈烺虽然记得“莫里斯方阵”的基本编制,明军也具备训练的基础,马士英还根据实际的训练反馈,做出了一系列细节上的调整,但他们面对的敌人,士兵所配备的武器都有所不同,这使得明军在训练的时候,必须要进行本土化改进。否则,就是东施效颦,徒增笑料了。 要知道,从瑞士方阵,西班牙方阵到莫里斯方阵,以及古斯塔夫方阵,每一次演进和改变,都和火枪的威力增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这是火枪兵逐渐取代长枪手,成为战场主力的过程。 因此,军阵中的火枪兵使用的是什么火器,射速如何,有效射程如何,士兵之间的间隔要求是多少,火枪兵和长枪兵的比例,都是决定了方阵编制和部署的关键,也是军阵在防御力和兵力的充分使用上必须要做好的权衡。 而参观完两部大军的联合演练,对军容军阵表示满意之后,朱慈烺随即让马士英和高杰着手安排军阵对抗演练的事宜,并让参谋部持续跟进,直到练出真正能应对战场的新式方阵。 除去大军两种主要军阵的训练之外,朱慈烺最关心的还是火炮,他巡视完部署在州府的大军之后,便乘船回到了南京,开始巡查其上的火炮工坊。 澳门的葡萄牙人虽然在大明的武力威胁和贸易拉拢下,做出了充分的妥协,其中的造炮厂也被大明实际控制,但产量还不能满足大明大军日益膨胀的巨大军备需求。而且,澳门在珠江口沿海,并不够安全,葡萄牙人也不够可靠,朱慈烺对这些外人并非完全信任。执笔为家的铁血新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