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第2/3页)
直视那双略显些许兴致的狭长双目,定了定神,继续解释。 “水斗盛水,刮板刮水,其工作原理便是当河水冲来时,辐条凭借水势缓缓转动,而辐条上盛满河水的水斗便被逐渐往上运升。对于地势高陡的区域,自可实现低水高送的效果,待水斗倾斜,里面的水自然会注入渡槽内,河水灌入田地里。” 邺朝过去兴建过不少水利工程,可大多数都分布在农业大城里。 像比较偏远或地势不利于耕作的州郡,譬如岭南以下的涿州,岭南以东的襄州,因耕种受限,水离工程很少,久而久之,农业发展就一直没有起色,成了个死循环。 萧隽微眯双目:“此种水车果真有效?” 唐青道:“草民在南郡时,将图纸交给工匠。工匠们于梁王府的农庄建过水车,水车可省力灌溉,对丘陵或坡地的耕种运用有极大提成。” 顿了顿,又道:“水车还每逢旱时还能汲水,涝时排水,至于成效如何,皇上可以看今年梁王府收种的成果。” 比起过去的隐忍与沉默,这是为自己争取的一次时机,唐青并不想错过。 萧隽没有当场表态,似乎只是一时兴起。 执起狼毫,道:“过来。” 李显义朝唐青示意,让他到御前伺候。 替皇帝研墨不是第一回了,有过经验,唐青上起手来不算陌生。 他往砚面加入适量的新水,拿起上等的墨条,食指压在顶端,拇指与中指夹着两侧,缓慢和均匀的研磨,有条不紊,细润无声。 夹着墨条的手指皎白如玉,引着垂目批折子的帝王扫了眼。 唐青无声安静地留在御前伺候,先是研墨,随后整理奏折,直到被放出颐心殿时,他的手腕都是麻的。 尽管过程皇帝没有理会他,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