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24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2 (第3/4页)

了希望。命运在往好的方向偏转,更可喜的是,这一次,并不需要他筋疲力尽的推动。

    他一直以为,他所能做的是靠武力收复河山,是靠皇帝信任来保证自己的计划不被阻挠。他总想通过改变别人来改变历史,却不明白,最需要改变的,是他的思想。

    他的背上,刻的是“精忠报国”这四个字,而不是尽忠保君。皇帝,从来不能代表国家。

    他一直寄希望于皇帝,却从未想到过,在国家与百姓面前,祸国殃民的皇帝,不如死去。

    他亲眼看到三娘送上了改变历史的马车,他把炸药交给了柔弱的一阵风就能吹倒的柔福帝姬。他蓦地发现,这一世,已经完全不同,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的挽救这个国家……而那两个对国家危害最大的人,

    靖康耻,不该是靖康耻,耻辱的是卖国的君王。百姓,只是无辜的遭难而已。他不需要再唱靖康耻,犹未雪。因为全城的百姓都在拼命地与金人厮杀,他们与他的目的一致,保卫家国。

    原来他一直都错了,他搞错了需要保护的对象。

    君王,并不能代表国家。

    他带着士兵们冲回开封,他要把柔福帝姬的遗体抢回来,这一次,不是像抢回赵构的尸体那一回那样是因为做臣子的责任,而是他打心眼里觉得,他有责任不让一个国家的英雄不能安睡,他晚了一步,没有将三娘的尸首偷出来,这一次,他不能再眼睁睁的看着另一个英雄不能安眠,他带着一千勇士冲进开封,在废墟里将奄奄一息的柔福帝姬抱出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