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的北宋_分卷阅读3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2/4页)

币流通问题,前面说过一点点但是不详细,这玩意不是我一句话半句话能说清的,直接度娘了几贴给大家看吧: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及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你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会怎样?),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主要是因为明清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武侠作品如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摊手,所以大家不要觉得李想这家伙过的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