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二章 改革的车轮轰隆隆 (第3/4页)
在王朝末期,大明银行甚至可能扼制通膨的现象。 朱见济问群臣,“诸位卿家以为何?” 七卿和六部侍郎齐齐出列,“臣附议。” 其余文武百官纷纷跪下,“臣等附议。” 朱见济对陈循道:“陈尚书,就按照户部补全的策划书,迅速成立大明银行,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大明银行的支行,并由户部布告天下大明银行的各种职能罢,六部七卿,迅速举荐大明银行官员人选,都察院李实、张鹏,落实一下,在都察院成立一个对大明银行的专业监督机构。” 众臣领命。 最重要的大明银行成立,接下来的农部和工部科研院,朱见济得到了朱祁钰的提醒,根本没打算和群臣商讨了。 直接下旨。 有个谋略。 先说成立农部的事情。 这事也早就传遍了京畿,增添一位七卿,两位侍郎及诸多郎中、主事,文官集团求之不得,旨意一下,无一人反对。 然而他们想多了。 朱见济根本就没打算增添官员,而是直接从六部抽调。 把冗官利用起来。 文官集团吃了哑巴亏。 又无可奈何。 不过也能接受,毕竟那些冗官本来就是闲差,调到户部之后成了实权官员,也算好事,何况此事连工部尚书杭敏都不反对,大家也没必要折腾。 再者,于谦、王文、陈循等有远见的臣子,其实已经看到大明冗官的积弊,不止是地方卫所的武将,文官也存在。 大宋三冗教训犹在眼前,能把冗官利用起来,是好事。 农部正式成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