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只知忠义,不知孝悌 (第5/5页)
年郎,你竟敢自比姜太公?口气不小。那好,我就请教你,曹孟德文武双全,雄才大略,一统北方,南征北战,军威赫赫。怎么到了你的书里,成了疑神疑鬼的jianian雄,还编了捉放曹的段子,污蔑曹公,未免太过分了吧?” 听到公孙策发难,王宁安丝毫不害怕,“公孙先生,你替曹阿瞒说话,未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倒要请教你的高见?” “曹孟德沐浴大汉皇恩,身为汉家臣子,就应该扶持社稷,护卫江山,忠君报国。可是他做了什么?挟天子令诸侯,窃据大汉江山,欺凌君父,窃夺大权,所作所为,哪有半点忠臣孝子的样子?如此人物,他的才能越高,本事越强,危害就越大!公孙先生怎能以偏概全,只知小节,忘了大义?” 王宁安说的义正词严,他倒不是真的厌恶曹丞相,无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什么时候,“政治正确”这四个字都不能违背,王宁安可不想被扣上写反书的帽子。别以为宋代就没有文字狱,乌台诗案,可是让王宁安看透了文人阴起来的无耻! 包拯看不透王宁安的内心,他从王宁安的话中,倒是品味出另一层意思。儒学式微,佛道盛行于世,眼下的大宋其实出于一种思想混乱的阶段,《三国演义》中宣扬的忠义,似乎点醒了包拯,让他似有所悟。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少年郎,你既然知道忠义,可为何忘了孝悌?”包拯突然老气横秋,不悦问道。 —————————————— 推荐一本书《大明第一书生》一本不错的科举种田文哦!青史尽成灰的大宋将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