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9【奇袭辽东】 (第1/6页)
南京。 宋应星带着两个工匠觐见,同时带来的还有两支火枪。 “拜见陛下!” 两个工匠明显接受过礼仪训练,忍着没有下跪,跟随宋应星一起拱手作揖。 赵瀚笑问:“你说火铳又改进了?” 宋应星回答道:“改进了许多样式,这次带来最好的两种。” 宋应星身后的两个工匠,估计就是这两款枪的主要贡献者。 赵瀚让宋应星把枪拿过来,发现一长一短。 长的跟现有鸟铳没啥区别,短的却明显是一把燧发枪。 宋应星解释道:“所改进者,无非哑火而已。这种新鸟铳(火绳枪),试用了一个月,每放铳100次,大概有96次到97次正常。而这种燧发铳,也试用了一个月,每放铳100次,大概有81次到82次可以击发。” 也就是说,这两款新枪,火绳枪的哑火率为3%—4%,燧发枪的哑火率为18%—19%。 已经极为显著的提高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到底该列装哪种新枪。 赵瀚问道:“射击速度呢?” 宋应星回答:“鸟铳的射速没变,燧发铳的射速应该能翻倍。” 那就不用考虑了,肯定换装燧发枪,将近20%的哑火率,完全可以通过射速来弥补。 火绳枪的缺陷太明显,即便大同军训练有素,也只能达到一分钟发射一次。 还有火绳,在正常情况下,只能燃烧30—40分钟,遇到风大的天气会缩短到20分钟。火绳怕雨怕水,夜间还会暴露。 并且,为了避免火绳互相干扰,列队时不能站得太密,火枪手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