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92【黄帝纪元与新历】 (第3/6页)
赵瀚没有理会这两个传教士,只问曹学佺:“十二气历如何算的?” 曹学佺回答说:“中国传统历法,皆用平气法,皆为阴阳历。如此必然带来错乱,往往时令已经是春季,历法月份还在冬季,即便以闰月之法调和,也不能完全消除这个矛盾。因此宋代先贤沈括沈梦溪,便以节气为准,创制了十二气历。” “细说。”赵瀚还是没听明白。 曹学佺说道:“将西方天文引入十二气历,便是将黄道360度,切割为24等分。每个农历节气,都在地球运转的固定位置,与相邻两个农历节气夹角15度。如此,立春为1月1日,惊蛰为2月1日,清明为3月1日……大雪为11月1日,小寒为12月1日。大月31天,小月30天。” 赵瀚听明白了,这是中西合璧的太阳历,以二十四农历节气定月。他赞许道:“此法甚好,不乱农时。” 二十世纪的时候,英国搞出一套萧伯纳历,专门用于统计农业气候,原理跟沈括的十二气历相同。只不过,英国的萧伯纳历,把中国农历的立冬,定为每年的1月1日。 龙华民说道:“陛下,历法编订,还需从长计议。” “你当我没听懂吗?”赵瀚笑着起身,蹲下拿起石子画图案,“此为地球,此为太阳,这一圈是地球绕日旋转的黄道。将黄道划定360度,等分为24份,每份为15度。每一个划分点,便是一个农历节气。地球运转15度,便是一个农历节气。地球运转1度,便大约等于一天,运转30度便是一个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