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371【回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1【回击】 (第3/6页)

不我先去打别的城池?”

    “没必要,”江大山说道,“根据细作传来的消息,各地贼兵都被张献忠抽走了,其他城池只能防守,不可能派兵增援此地。分兵攻占城池也是硬打,打下来还得留兵驻守,对整个战场没啥帮助。只要死死包围江陵,把江陵给啃下来,隔壁的州县全得望风而降。”

    黄幺撇嘴道:“这么多守军,粮食要是充足,江陵起码得打半年。”

    江大山感慨:“难怪张献忠主动开战,他养的兵太多了。带着几路大军去打安徽,还能留下这多兵防守沿江城池,平日里得消耗多少粮食啊!今年面临大旱灾,他要是不打出去,非得活活饿死不可!”

    黄幺想了想:“我坐船去蕲州,那里应该需要兵力。”

    江陵城内。

    廖志芳坐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大同军,只能暗自发出连声叹息。

    两年前,他建议张献忠裁兵屯田,赶紧建立制度、发展民生,张献忠当时确实听从了。

    但很快就变味!

    张献忠不信任文官,派遣义子和心腹将领,在辖内各府军政事务一把抓,直接搞成了典型的军阀统治。

    张献忠自己是大军阀,义子和心腹们是小军阀。

    既是军阀,就肯定公私不分。

    这些武将不仅大肆侵占民田,还把军屯和民屯的粮食,各种往自己的私库里搬,文官们只能傻看着不敢说话。

    而且,裁兵政策已经彻底作废,武将们为了提升自己的实力,完全不顾民生疯狂扩军备战。

    张献忠也拦不住部将扩军,一旦强行阻拦,就必定产生矛盾。

    因此张献忠选择开战,很大程度也是被内部裹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