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第2/3页)
的女人很渣,但是在国事上他不渣就行了。 帝制时代,不能用未来的制度要求皇帝。 想要皇帝从一而终,除非帝制完蛋,不然光是士族们联合起来就能推翻大秦。 当初的太祖正是因为没有办法实现民主,才不得不选择了妥协。 同时为了限制大臣和皇帝的权力,不让他们手中的权力过大,太祖制定了许多法律。 皇朝的灭亡,与土地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太祖针对土地,做出了一些改革。他作为开国太祖如果不选择做的话,后面的皇帝执行起来只会更难。 其中一条就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规定了每个官员的名下只能拥有一百亩土地,超过就是犯法。 士族没有了特权,这样做自然是得罪了那些世家勋贵们,所以太祖的名声在本朝不太好。 之所以能把这些法律留下,还是因为太祖手中的刀很硬,那些贵族和世家被杀怕了,不得不交出多余的土地,让太祖分给没有土的百姓。 后面五年清查一次土地,如果百姓手中的土地少了,那么对不起皇帝就该举刀了。 军权一直被握在皇帝的手中,虽然大将军位高权重,但是想要调动军队,是需要得到皇帝的同意才可以调动。 因此百年来,大秦的税收只要不是天灾过多,是可以支撑一个国家一年开销的,甚至还有盈余。 国库每年也要盘账,库里的白银要和账本对得上,不允许大臣向国库伸手借钱。 因为大秦官吏的俸禄是足够他们养家的。 七品县令的月俸是二十两,只有白银,没有禄米和布匹。 主要是这样发放省事一点,让官员自己拿着银子去采购,也免得账本难算。 然后一年下来加上年终奖这些,七品县令可以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