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章 (第2/3页)
因此罪方无论如何都会他。 也正因此,哪怕梁、宋二国骤然起兵发难,是为偷袭姜国,是为不义之举,但在众人眼中也是因君王被害,而怒急攻心所致。 毕竟你姜国都已杀害我梁国国君,我选择偷袭你姜国边境,以报血仇,不是应该的吗? 至于你姜国想对我解释说刺杀梁君之人,非是姜国人,可你又如何证明?难道仅凭你姜国一张嘴? 无凭无据,梁国怎会信,宋国怎会信,其他大国又怎会信。 更何况最后查出那名刺客不是姜国中人又如何?他既然能混入姜国使团,且出现于宴席之上,就已表明姜国本身就有着问题。 非你使团成员,却能随你出席三国宴会,你怎可无罪! 梁国今已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发兵理由也极为充裕,他们又怎会错过这次机会,其他大国又怎会错过这个借口。 先天占据大义的战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少之又少,而一旦出现,也就意味着罪方将成为其他大国瓜分资源的狂欢盛宴上的一道佳肴。 并且因使团刺杀一事发生,往昔曾欢迎姜国使团,去往自家国度交流的诸国,也不免会生起庆幸与惊惧愤怒之情。 庆幸是此次被杀之人,非是自己。 惊惧愤怒则是他们当初也如梁国一般,十分欢迎姜国使团入国,且他们也常于殿中宴请姜国使团。 虽他们当下无事,可谁知当初姜国有没有心怀不轨,若是有,那他们离刀下亡魂,又是何等之近? 梁君之死就在眼前,谁人能保证自己手下侍卫,定能帮自己挡过刺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莫说让姜国寻一援手帮忙,光是往昔交好国家不翻脸、不落井下石、不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