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_第6章 团场一家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团场一家人 (第2/4页)

村土窝子要强的多,总算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遮风挡沙的暂居地。

    可是拓荒建设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总得有个发展性的谋略吧。

    扎根大西北,首当其冲的是要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才能栓心留人以图未来不断的发展壮大。

    人只要有了自己的家,才有了努力挣扎的意义和方向,才有了独属于自己开枝散叶、继往开来的根基和源头。

    于是团场领导一拍板,机关搞统一规划,后勤部门四处筹措些原材料,鼓励大家自建住宅,原则上谁盖谁住。

    一时间,这个英明的决策,又一次充分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建设自己家园的激情那叫一个如饥似渴、如火如荼。转眼间,一排排错落有致的住宅区像是凭空从地里长出来的一般。

    这才有了一个较为体面的“大院”称谓。

    千万不要以为艰苦的现状是因为团场领导的不作为,才造成的现实问题。

    主要根源还是要归结于这块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当年除了土和石头不缺,啥都缺。

    不要说钢筋水泥了,连木材、砖块、稻草、煤渣这些基本的原材料都很难弄到,有了什么好点的建筑材料全都紧着水利工程、开荒造田先用,吃住条件能凑合就先凑合。

    正所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大家一致的想法,没毛病。

    那些用简单材料搭建起来的陋室,不仅仅意味着能够遮风挡雨。它对于那些凭着一腔热血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将火热青春印刻在贫瘠大地上,像是一棵棵血rou筑起的白杨林,去抵挡凛冽风沙的拓荒者们来说,他们脆弱的根系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