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1 (第3/4页)
桥厂已经处于高速发展期,那时候光厂房就建了三个,每个占地大约一亩。高桥厂职工大都是附近的农民家庭,不需要安排住宿,光这个就减少很大负担。 经过十年的发展,高桥厂现在……还有一个厂房,其他两个厂房早已改建成职工宿舍,住的都是职工家属。 农村地多房子宽,但住的人也多,像是那种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的职工,就很愿意分出来单过。更何况高桥厂就建在路边,前几年修了水泥路后,又通了公交车,交通十分便利。 但凡能分到房子的职工,都愿意住到这边来。 厂职工宿舍就在公交站台对面,从这边看过去,宽敞的水泥坝子上扯了无数根铁丝,上面挂满了衣服。什么内衣袜子都挂在一起,一点儿也不讲究。 看到这一幕,女人不满地撇撇嘴,她也没急着去厂里报道,而是找了个阴凉的位置坐下来,开始打量这边环境。 高桥厂位于小高桥大队的地界上,小高桥大队也于去年正式更名为“小高桥村”。如今的小高桥村再也不是当年的模样,乡村小道铺上水泥,仅能供一辆卡车通行的大路也变成宽阔平坦的四车道。 路两旁种着一排排常绿植物,看着跟城里也没两样。 见周边环境不错,女人松了口气,高桥厂虽说建在乡下,但这边的条件着实不错。她来之前就听她妈说过,这边发展很快,村里富户也多,让她把握机会,争取在这边找个男人嫁了。 按照她妈那意思,小高桥这边再是富裕,也还是在乡下,哪比得上城里?以她现在这条件要想在城里找,只能找上了年纪的老鳏夫,去乡下说不定还能找到个青壮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