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三〇、埃及战记(四) (第3/4页)
没什么存在。 现在奥地利人在地中海中耀武扬威,而英国本土舰队却被德国人所牵制,根本无法再抽出力量来对付奥地利。如果大英帝国想要在地中海恢复他们的优势,最少也得抽出本土舰队百分之七十的力量,在目前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 取得地中海制海权的德奥联军完全有可能从陆地的任意一点登陆,打击英军最薄弱的地方,而驻埃及和中东的英军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蒋作宾在霍夫堡宫与奥匈皇帝见过面后,终于同意把华工军**到前线,接受实战的锻炼。华工军团第一次被推上了战场。 滞留在欧洲的中国劳工早就被组织了起来,这两年北洋方面往奥地利派出了大约300多名军官,近六十万华工被迫套上了一身奥匈的灰色军服,在所谓的劳工营里接受军事训练。但这些受过训练的中国军团一般在战场上从事着保障后勤的劳动,还从来没有被派上前线打过仗。 现在,眼看前德国和奥地利人将要取得胜利,北洋政府为了能够最终训练和掌控这支队伍,不顾英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警告和抗议,默许了奥地利人利用华工去作战。反正天高地远,我们也奈何不了奥地利人,况且这些华工绝大部分是由英法俄三国招募的劳工,你们没有保护好他们,怎么现在反过来怪我们。 和叶琪想象中戒备森严的港口情况正好相反,德奥联军对特拉维夫港的防备相当松懈,码头上混乱不堪,到处都堆积着如同小山一般的军用物资。士兵们从运输船上开始登岸,涌上码头,整个码头人山人海,显得十分嘈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