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三一、埃及战记(五) (第4/4页)
条约。 俄国已经完了,现在的问题是德奥联军想要前进到什么程度,如果把俄国人逼急了,他们可以撤到西伯利亚,继续跟德奥进行一场漫长的抗战,那样的结果将会得不偿失。但问题是一个强大的俄国绝不符合德国的利益,更不符合奥匈的利益。英国人一直在推脱战争责任,一直在指责说这场战争的真正起因是奥匈帝国想要吞并塞尔维亚,从而把各国都卷进了战争。 实际上这里面有更深一层的原因,俄国人一直觊觎着巴尔干地区,妄想着建立一个以东正教为主的大斯拉夫国家,这与信奉天主教的奥匈帝国自然有解不开的矛盾。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人在背后撑腰,尼古拉二世并不敢冒着与德国人开战的危险与奥匈开战。 现在在评论这一切都没什么用,沙皇已经倒台,据说他的全家都已经被关押了起来。现在,可怜的前沙皇连保护家人的能力都失去了。 尽可能地在最大的程度上消弱俄罗斯,这是帝国皇帝亲自所制订的战略。一个四分五裂的前帝国当然最符合奥匈的利益,不过,皇帝是凭什么自信满满地说出俄国一定会出现动乱?至少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迹象,苏维埃已经控制了俄国的局势,实际上俄国的政局在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之后,变得稳定起来。 苏维埃政权还宣布将会在12月进行第一次杜马选举。 反正目前还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出现动乱的迹象。 “机会在哪里呢?”博洛耶维奇在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