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筑2005 第7节 (第2/6页)
的。 苇庆凡跟着苇庆婵和苇庆欢进了包厢,就见大爷苇正、大娘李蘅,爸妈,婶婶汪晴都在座,堂弟苇庆寒同样在角落里。 “大爷,大娘,婶婶。” 他挨个招呼一番,然后来到堂弟苇庆寒的身边。 苇庆寒扬起脸,看了眼这个哥哥,然后又低下头,没什么表示。 苇姓属于冷僻姓氏,起源都没考据清楚,苇庆凡祖上绝不止八代贫农,世代被剥削阶级。 到了新中国建立,虽说是翻了身,但贫穷的状况仍没有改变过,苇庆凡的爷爷奶奶辛劳一辈子,只勉强将三个孩子养活。 直到苇正兄弟三个都长大,一家人才能吃得饱饭,之后苇正考上了公务员,一家人算是真正意义在村里面扬眉吐气,用苇庆凡爷爷奶奶的话来讲,就是“可以挺直腰杆了”。 苇正称得上某种意义上的“寒门出贵子”,年轻时曾意气风发,有远大抱负,甚至说过“我要让全中国的人都知道‘苇’姓”的话。 不过在现实面前,他显然已经熄了这样的念头,希望下一代里面能培养出一个人才,可以带领、代表一大家人往上、往外走一走,不再只窝在这样一个小村子、小县城里面。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前世的苇庆凡和苇庆寒都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 苇庆凡从小成绩就很好,进入高中后迅速下跌,第一年高考连本科线都没过。 当时爷爷奶奶,爸妈,叔叔婶婶,以及其他亲朋,都劝让苇庆凡出来工作,或者外出打工,反正一大家人帮衬着,日子不至于过得为难。 然后在大爷大娘的坚持下,苇鹏和王淑华最终让苇庆凡去复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