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1/4页)
步。” “五色笺上可写了什么?” “山门两开,入夜歌来。” 谢陵蹙了眉,五色笺本是真人之物,本该是约以情爱的纸笺,再故人去后多年,突然被人送来,总让人觉得别有深意。 “你师父可还有别的交代?” “师父说今夜月色不好,山中要不太平了。” 谢陵依言抬首看了天,悠悠道:“今晚月色确实不好,遵照你师父言语吧。如明日我二人未归,你只管照常引僧诵经。” 复而又侧身向小僮交代道:“如我三日未归,你便去竹屋后,将那递信的鸽放了,待祁先生收到了,自会来替我收个尸体。” 话毕便撇下了二人,连灯也未掌,就着月光,下往山门。 第6章 清虚妙法 山下一寺,钟磬盘桓,山中一观,声色犬马。 昭行前住持皈依佛门前,曾是文士,后归了佛门,游方讲经过一段年岁,结下了不少善缘。这山中的清虚观主,便是善缘之一。 后来他于扬州一丘头抱回了谢陵,这才归了昭行,受命住持。 而清虚观主——妙法真人本是扬州的艺伎,被赎了身后,来了这雁山,于昭行寺后的旧观修行。 本是个不知名的道观,那年三月花朝节,住持之友来访,言谈欢时提及了这妙法真人的才情,友人慕名访之,将她辞赋流传开来,终年有文士访观谈世。 雁山也因昭行住持和清虚妙法之才,被称作贤山。 文士因贤名而聚,权宦为访贤而来。 昭行寺往清虚观去,需下至山门,取另一羊肠道往。 谢陵听了那小僧所述的话,心下甚奇,是何人留了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