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穿越之汉武娇主_第48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 (第3/3页)

让两?岸百姓整个元封三年都高度劳累、疲乏不堪,而随着元封四年的到来,百姓们第?一次感受到这些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

    以往每逢春暖花开河流解冻必定泛滥两?岸造成一定损失的黄河,今年第?一次没有冲出用称为混凝土的泥沙胶合巨石累造而成的坚固河堤冲到两?岸,少数险要湍急流域的水则在河堤的引导下流入新挖掘的疏浚渠道?,流过村落,灌溉农田。

    并?且每一条疏浚渠道?的末端都配套挖掘了一个被?称为水库的人工湖泊。

    因?此,当元封四年的夏日干旱露出征兆时,所有在元封三年听从郡县征集在疏浚渠道?的末端挖掘水库的村落,虽然?也会因?为日益干涸的庄稼田心急如焚,但只要看到水库依旧浩浩汤汤全是黄河水,焦躁guntang的心情便会立刻平复。

    除了在黄河中下游的黄河泛滥区的村落里建造水库调节黄河泛滥和干涸,早在河西四郡建立时,中央便开始以河西为中心推广井渠,组织生活在相?对干旱地区的百姓挖掘竖井,铺设地下渠道?和地面渠道?以及既可以收集雨水、雪山融水也可以积蓄多余的地下水的被?称为涝坝的小型蓄水池。

    如此一来,干旱少雨又时常狂风炎热地区的农田灌溉就能?获得一定的保证。之后,朔方城和谈成功,西域诸国?纷纷派工匠来到大汉向汉人工匠学?习井渠灌溉法,带回国?内,西域语称这种灌溉技术为坎儿孜。

    现在,干旱袭来,去年还被?迂腐的儒生们骂成劳民伤财浪费民脂民膏的水库开始派上用处,儒生们也改口将?沿黄河两?岸修建的各种疏浚渠道?以及渠道?尽头的深入村镇的水库与在河西四郡、西域都发挥重要灌溉作用的井渠一起被?夸赞为爱惜民生的良策、神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