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第2/3页)
春呢?”好几天了,张有路说起打架这事还是乐不可支。 “要不然我请你们两个在后校门吃顿饭,把这事化了?”吃完饭,张有路对杨舒力说道。 “你别管,这是我和他的私人恩怨。” 下午放学后到传达室,又是三家样报。 多么火热的市场。 精力旺盛千万别去打架,做点事多好。 假设一个一百万的中等城市有两家市场性报纸,每家报纸如果每天一篇特稿,每周需要7篇,这样的需求,是很难在稿子的真伪上纠缠的。 看到一篇文笔和故事上乘的特稿,编辑肯定就不放手了,而且还会提前安排上版面。 事实证明,杨舒力的这条路走对了。 开始筹划稿费到来后的计划,买部手机? 这是刚需,如果在投稿中留有电话,及时和编辑沟通,会进一部提高上稿率。 但手机太贵了,而且在学校用手机太张扬,暂时不考虑。 想来想去,杨舒力想好了第一笔稿费的用途。 星期二中午,吃完午饭在校园里“消化”了一阵,打一打腹稿,回到教室,继续写第四篇特稿。 每次写好稿子,都放进羽绒服的内袋,没有放进课桌下的抽屉,一是防止刘智乾趁杨舒力不在的时候偷看,二是每天回家还要接着写,随身带着方便。 正写着,学校喇叭响了,“请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杨舒力同学到传达室来一趟。” 是老陈的声音,连叫了两遍。 不会是样报出什么事了吧?老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杨舒力起身朝学校大门口走去,心里略有忐忑。 进了传达室,老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看了杨舒力一眼,脸转向门口,嘴里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