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第3/3页)
错人了? 当然不是,这样是不能写成特稿的。 故事情节是曲折的,涉及这个男人的过去,还涉及另一个女人,女人是一个单亲家庭,而男人的家庭是完整的三口之家…… 读者一看到标题,再看看故事开端,有些人已经猜到大致怎么回事,但他还会看下去,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看完还会感慨:社会真复杂,什么事都有。 选择这样的故事是杨舒力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没有时间去采访,不能写那种真实感很强的故事,那么就从家庭、婚恋题材着手。 这类题材每个地方都有,对读者也很有吸引力,至于真假,他们不会过多追究,只要你情节没有大的瑕疵,没有人说你假。 这个故事是杨舒力从自己记忆中提炼出来的,有部分真实成分,但还不够曲折,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加工,增加了故事的反转,达到了特稿的可看性。 从食堂吃完饭回来,立即在课桌上奋笔疾书,没多久,同桌的刘智乾也来了,他也注意到情况有变,老是往杨舒力这边瞄。 自从黎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和讲解杨舒力的考试作文,他引起了全班的注意,同桌刘智乾也有明显变化,开始关注起杨舒力的一举一动。 对此杨舒力也无可奈何,已经回不到双方井水不犯河水的阶段,恐怕以后还得注意和刘智乾搞好关系,不然自己写特稿会不方便。 这个故事在脑海里比较成熟,到下午上课时写了一千多字。 按照这个速度,再写个两三天就可以完工。星期六到市图书馆查抄一下投稿地址,顺利的话,下周就可以把稿子寄出去。 至于稿费,如果有的话,最迟也得12月份拿到了。 想到这里,杨舒力表情严峻,钱不我待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