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卖火锅_分卷阅读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口铁锅,可以说是司家目前最值钱的家当。

    谁能想到,一年前司家还是潘楼南街最富裕的人家,住的是两进的大院子,开着临街的大酒楼,还经营着官办酒坊。

    司南的父亲司旭因生得俊美,又是秀才出身,被人称为“玉面掌柜”。

    他为人精明,又不失道义,二十岁弃文从商,短短十余年便将司家酒楼开得风生水起,是当之无愧的白手起家,黑、白两道提到他,无不竖起大拇指。

    只是,朝廷的酒税一日重过一日,粮价更是见风涨,酒坊接连亏损,到后来甚至要用酒楼的营利贴补。

    但凡司旭自私些,将酒坊停掉,便能及时止损。然而,想到店里的伙计、下面的脚店都指着这点银钱养家糊口,司旭怎么都狠不下心。

    为了谋求出路,他铤而走险,远去西域寻求葡萄酒的酿制方子,没承想竟有去无回。

    多方打听才知道,商队在边境遇上了风沙,连人带马被活埋。

    司南的母亲不信邪,将两个儿子托给公婆照料,毅然远去西域,寻找夫君。这也是位奇女子。

    她姓月,司旭平日里喊她“八娘”,亲昵时叫“玲珑”。

    月玲珑并非小门小户养出来的乖乖女,而是司旭当年四处行商时结识的江湖女侠。

    在原身的记忆中,不止一次看到母亲像里的武松那样甩着长棍晾衣服,也不止一次看到她把父亲揪起来扔到树杈上挂着。

    只是,每当提起娘家,月玲珑总是讳莫如深。

    月玲珑走后,祖父母日夜担心,相继病倒。半年间,两位老人寻医问药、过世安葬,生生掏空了司家家底,只剩下这个小院子。

    司南梳理着脑海中的记忆,推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