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6章,手榴弹成了 (第2/4页)
生产。 田鄂跟冯晓磊是师部找来的太原兵工厂的技术工人,也都是熟练工,现在是正经的军工战士了。 有了这俩人带着20个工人来生产,速度还是蛮快的,即便是工人们还不熟练,按照平均一人一天出100个成品引信的话,这就是2000个。解决了技术跟材料问题,生产就是这么的快。 至于火雷管怎么来的?老李找来的那个赵尚军就是太原厂搞火雷管生产的技术工人,有了胡长义造出来的发火药,很快就出了成品。 所以,就在11月28日这一天,游击队的战士们连同772团过来帮忙的战士们就被胡长义分了组。 一张张的长条案板放在了工棚里,负责组装的战士们站成一排,后面还有人负责给他们运送配件。 负责组装拉火引信战士把引信放进木质手柄中放好,后面就有人专门负责把手柄跟加装了黑火药的壳体连在一起钉住。至于为啥不用自攻丝拧住?胡长义表示自家能找来铁钉子就很不错了,还想咋地? 手柄跟壳体连在一起,手榴弹基本上也就成型了,剩下的工序就是把拉火绳跟拉火环接在一起,再给加上一层防水纸,后盖拧上就好了。 当然,壳体跟木柄之间刷一层防水的防水胶跟油脂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而在另一个工棚里,也有这样分工的战士,不过他们造的是威力更大的高爆版本的手榴弹,不过程序都是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高爆弹用的炸药是胡长义造的那些硝化淀粉,还是含氮量很高的那种达到了13%。 “好了,一人一个组合起来先暂停!实验员,过来,带去实验!”指导着大家按照流程组合好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