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5章,买买买 (第2/4页)
还好的是,胡长义有帮手,还都是红军老兵,各自负责一块能给干的好好的。而他,只需要配置一些叠氮化铅跟雷汞这样的起爆药物就好了。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新的一年,1938年到了。游击队,或者说代号良种场的兵工作坊已经在石拐村扎根几天了,生产也步入了正轨。 石拐村是个临着清漳河西源的小村落,前段时间刚开了一个重要的石拐会议,在咱们的抗战历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现在,因为有了兵工作坊的临时驻扎,这个村子的历史意义变得更加重要了起来。 “啪嗒,啪嗒,啪嗒……”在一户百姓家的院子里,温暖的阳光照射着几个忙碌的身影。他们几个人配合的cao纵者一台手动的机器,冲出一个个的火帽帽盂。 在屋子里,一些战场上捡回来的弹壳被放在一起,有人专门去掉旧的底火,有人把新的火帽放入,再给放好火帽的弹壳放在专门的冲床上头轻轻冲击一下,把弹壳底部的铜边冲出三个凹坑,以便把火帽固定住。 然后,就是唰一层密封胶跟油脂在火帽的边缘…… 安装好火帽,一些颗粒状的黑火药会被装进弹壳,再给安装上新的弹头,刷胶密封,一颗子弹也就复装完毕了。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介绍一下,还有很多的工序要干,就不再多说了。 而以上这些,就是游击队新增加的一个产品项目——复装子弹生产线。简单的机器,十几个人的工人,再加上一个在一边指挥检查的胡长义。 “长义,咱们用黑火药造的子弹,威力能行吧?”屋子里,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问胡长义道。 “行?能打出去就不错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