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意要派官员前去赈济驻守,可连乞丐都会哭着离开的地方,哪里会有人愿意去?只有这位太守大人欣然前去,以一己私囊,发放赈灾两款,只可惜一场突入其来的瘟疫卷走了大半人数的性命,费尽心力救下来的也不过寥寥百余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做尽善事善举的人,半生之余膝下竟没有子嗣,好不容易才得了一个女儿,本想着让其一生顺遂,不求门当户对,嫁个称心的人儿就算圆满了,谁料傅言十三岁那年,忽然身染重疾,好好的一副身子,不过半年就瘦的露了骨头,宫里众位太医束手无策,傅文为此差人遍寻民间,扬言若能救得小女一命,必有重谢。 消息一经传出,满城哗然,一时间登门问诊的人自然多不胜数,可这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竟也没有一个施救的法子,如此拖了三年,期间再也没人来登门诊问,真是红颜薄命,天不垂帘。 不过,自从半月前小姐背着老爷偷偷去了东街柳巷的草堂之后,身体忽然就好了大半。 说起这间草堂,在京城也算小有名声。 一不救达官显贵,二不救贩夫走卒,三不救强盗劫匪,是那间草堂初立时就定下的规矩。三句话看下来,其实那位白衣大夫只救贫瘠百姓且不收分文,医者仁心,名副其实,因而受过他恩惠的人都叫他一声荆医,以示尊敬。 女奴也曾暗自比较了一番,若自家这位老爷是行善积德的善人,那荆医无疑是京城百姓的恩人,只不过,这俩人一个出身显贵,一个出身平平,一个是百姓心中的敬仰,一个是平素无华的医者,两个不同身家背景的人,造就了两段同样的善举,可见世上诸多事情都是妙不可言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