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六十九章 汝窑之真假(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汝窑之真假(上) (第1/5页)

    汝瓷,为宋代汝窑烧制的青瓷统称,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汝州四方烧造青瓷器的窑口很多,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清楚,这只是广义上的汝瓷。

    狭义的汝瓷,为汝官瓷,为北宋宫廷御用瓷器,但能用重器形容的汝官瓷,只有一个窑口生产,那便是清凉寺!

    清凉寺出产的汝瓷,因玛瑙入釉,且是粉红玛瑙,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

    其胎质细润,多数象点燃过的香灰色。透过釉底处微微带些粉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它青瓷,风格独特,呈现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离不开天青这个基本色调。

    其瓷随光变幻,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

    清凉寺窑口是北宋官府在汝州设置的窑场,其烧制的瓷器被称之为汝窑,出现时期在越窑衰败之后,产品主要供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奈何汝窑存世时间很短,大概只有二十多年,随着金兵入侵,宋室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