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你还是人吗? (第1/4页)
一件瓷器的断代很麻烦。 不但要考究瓷器的釉质细腻程度,还要分析瓷器所用釉料,以及胚胎打磨的工艺,甚至连御用画师的笔法都要进行分析。 并且,这一切都是和当时的背景紧紧相关的。 秦立虽然通读了瓷器史,但研究并不精深,以他现在的底蕴,距离拿眼力断代,还差之很远。 好在金手指给他指明了方向。 既然是寄托款,那自然是康熙之后的事儿了。 清王朝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清朝早期:顺治,康熙,雍正。 清朝中期:乾隆,嘉庆,道光。 清朝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五彩也是如此。 秦立脑海中不断闪过清代陶瓷史五彩篇中的内容。 “五彩是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直到康熙年间发展到了鼎盛,因色彩瑰丽多姿、浓艳夺目、色泽明亮,所以康熙五彩又称“硬彩”……” “雍正五彩和盛极一时的康熙五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数量减少,二是在色彩上改变过去以浓艳为主的特点,趋于淡雅,图案装饰也从繁复变为疏朗,笔意由遒劲趋向纤弱……” “雍正以后,五彩瓷逐渐被新的彩瓷品种所替代。尤其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代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瓷业的发展同其他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同国势之日衰,逐渐走下坡路。正如《陶雅》所载:“中叶以后,深厚固不如康熙,美丽也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故,犹足以容与中流。嘉庆、道光以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 想到这里,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