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重归黄金年代 第2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归黄金年代 第215节 (第11/11页)

厂那边弄来的提前预支资金。

    毕竟时间太短,效益的体现还没这么快,如果等到年底的话就不一样了,按照宋援朝的计算,到年底如果一直维持这样的增长,一分厂的账面资金或许会突破三十万的大关,有了这笔钱就是做许多之前想做却做不到的事了。

    三十万,对于一分厂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资金结余,这还不包括宋援朝在销售公司那边的截留利润,两者相加恐怕得超过五十万之巨。

    这笔钱看起来不少,可在宋援朝眼里却算不了什么,甚至在他看来还远不满足。

    如果一分厂是宋援朝的私人企业,那么宋援朝能做的事就太多了,可惜一分厂是南都的下属企业,是国企,宋援朝虽然是主管一分厂,却在许多事上未免束手束脚,明明知道有更好更直接的办法因为企业性质不能用,只能用这种比较保守的方式来慢慢改变。

    在这样的改变下,宋援朝同时也有些心急,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内的饮料行业引来高速发展的良好时机,1985年后,因为物价的调整,饮料市场产生了一次爆发式地增长,全国各地的饮料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各种风靡一时的饮料出现在市场,从而拉开了饮料市场化竞争的序幕。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其中最著名的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北冰洋等老品牌外,还有强势崛起的“东方魔水”了。

    宋援朝对此很清楚,别看一分厂现在有好转,而且似乎脱离了之前的困境,可如果依旧按部就班,或者对现在的成绩沾沾自喜的话,那么当大浪到来的时候,一分厂这样小规模的饮料厂被彻底淘汰是注定的结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