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重归黄金年代 第3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368节 (第6/10页)

口也不小,如果抽调多了会影响到鹏城的工作。”

    看完了几次商量下来的名单,宋援朝最终表了态,敲定了第一批前往美国公司的的人员数量。

    “对了,你这次过去后和乔治商讨一下,以后中美方面技术人员的交流不光光是我们走出去,也需要那边走进来,让乔治挑选几个派驻人员到鹏城,加强一下鹏城的技术力量。”

    “这个你放心,我也想到了,还有我去年也和香江大学那边打过招呼,今年香江大学毕业生方面我们盛华会招聘一些人才进来,用来补充人力资源的不足。”

    宋援朝点点头,秦正国考虑的是对的,盛华的人才紧缺,后续的人才缺口不少。可目前内地要找到合适的新鲜血液难度颇大,还是得从香江这边想办法。

    虽然香江的人力成本相对高些,可对于公司发展的整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宋援朝自然支持秦正国这个决定。

    随着时间的流逝,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以前许多不能做的事现在慢慢都放开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私人企业的限制取消,随着私人企业的出现,国内的产业结构将开始翻天覆地的发生变化。

    从去年到今年短短一年的时间,私人企业注册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字,而且相比国有和集体企业,私人企业的活力是非常显著的,再加上私人企业天然的灵活性、决策性和开拓性远比僵硬的国企和集体企业强许多,哪怕再思想僵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1985年可是一个关键的年份,私人企业或者说民企的出现打破了原本的企业结构,使得整个市场焕发出爆发性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年里,更是私人企业蓬勃发展的高峰,等到那时候,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的话就会开始民间流传,甚至还会出现许许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