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诊所练医术_第1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节 (第3/5页)

难。

    看看那些专家的年纪就明白了。

    为什么年轻医生很少有人能够成为医学专家?就是因为经验的积累,医术的熟练度提升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医院的年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大多数是学术型。

    真实的临床医术水平其实并不好。

    他打定了主意后,没有多犹豫,花费了58点生命值把药效提升到了精通级,又花费61点生命值把药代也升到精通级。

    至此,他的用药水平飞跃式的拔高了一大级。

    从住院医师水平,直接跃升到了主治级。

    虽然只是低年资主治医师水平,但是这份实力已经完全可以横扫整条城南老街。甚至在用药方面,已经可以跟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几位老医生掰手腕了。

    当然,他升级方药医术是为了给患者治病,不是为了逞强逞能,自然不会闲得蛋疼,没事跑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踢馆’。

    他感受着全新的药物效果动力学。

    不愧是精通级,以前熟练级的时候,对药物效果、性质、用药方式有很大突破。

    此刻,他发现对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都有着全新的认知。

    用药后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能对病人的生理有哪些有利改变,甚至整个生化功能、病理过程,都有着更清晰,更全面的认知。

    然后对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等,也有了更清晰,更直观的全面认知。

    感受完精通级药效医术后,他甚至自信心膨胀,觉得左脚把快康诊所踩在脚下,右脚把金匮诊所踩在脚下,已经可以挺直腰板,正视庞然大物般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了。

    因为患者还等着他开方治病,他也就只是粗略感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