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六十三章 期刊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期刊选择 (第2/5页)

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1992年=(X(1990年,1991年)/Y(1990年,1991年))。

    科睿唯安根据不同学科影响因子的高低给他们指定了分区,科睿唯安做的这个分区叫JCR分区。

    影响因子在对应学科的期刊里排名前25%的为Q1,前26~50%为Q2,以此类推。

    科睿唯安之外,中科院也对期刊进行了分区,中科院的分区全名叫《华夏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也是对期刊分成四区。

    但是它是金字塔型的,前5%的期刊是一区,6%~20%的是二区,21%到50%的是三区,剩下的是四区。

    中科院的分区主要也是考虑影响因子,但是也有一定的人为调整。

    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可以把发一篇SCI比作爬山,山有很多,有高有低。

    你家门口的山是山,小丘陵是山,五岳是山,喜马拉雅山也是山。

    SCI期刊有很多分区,这些分区对应不同的山,发一篇SCI难不难,主要看你想爬什么山。

    三区、四区的SCI大概就是小县城或者地级市比较难爬的山,二区就是一些区域名山,一区就是五岳,望之巍然而深秀。

    而Nature子刊,差不多就是喜马拉雅山,至于Nature、Cell和Science,则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峰,也叫CNS。

    以上便是论文之间的详细关系,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JPG。

    国内目前通用的大多是中科院的分区,只不过大多数人接触的都是三区顶多二区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