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6 (第4/4页)
主意。忙叫人去拍一封电报给乔太太,电报里讲了那纸律师函,去电报的内容、回复电报的内容及今日在福开森路所见所想……十足十上白个字,实在所费不赀。 乔太太电报内容却只一句话:“租界英国巡官模样?” 对于乔太太的抓不住重点,她本有些疑惑。仔细思虑一阵,便觉得她也许有些什么另辟蹊径的独特想法,便照着自己对那上尉的映像回了电报过去:“肤白,大高个,英俊,带广东腔,是名上尉。” ☆、〇二二 夜一四 乔太太拿到电报纸立马就有些坐不住了。综合起五个形容词, 除了谢鸿那个杀千刀的儿子, 这世上再没旁人。 谢家是个什么光景?这得从谢择益他祖父谢勋说起。谢勋的发迹离不开两样东西:鸦片,和逃税。税逃的自然是英国人的税, 还逃得英国人心服口服, 只因鸦片战争后三年英国人入驻上海县,谢勋帮了巴富尔天大的忙。对英国人而言, 他简直是颗摇钱树。巴富尔与他都看上了当初外滩那片滩涂, 他比巴富尔更清楚买下这片地会有多么巨大利润,却将机会拱手让给巴富尔,转而在两年后, 在上海开设逊氏洋行,主要业务是对华影业和鸦片贸易。他被英国一户犹太家庭所收养, 在剑桥大学受过教育。之所以留在东方而不愿回英国本土, 只是因为他不肯听到类似于“是帝国出了一把大力帮助他的家庭挣到这么大一笔钱”。听说向英国纳税将收取他近半数收入时,他将他的公司都记到他的儿子——谢择益的父亲谢鸿名下,并将公司都搬到香港, 而将财产都留在了上海。谢勋去后,谢鸿在谢勋的巨额产业上进一步发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