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初次捡漏--辽代玉羊 (第1/6页)
虽然沈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但是,老柴表情中,戒备的意思很明显。 沈瑜想尽快的文物买到手,又担心欲速则不达,就刻意放缓了语速,模仿何年与王问祥的语气说话:“大叔,您别误会,我是个文物爱好者。咱们聊聊?” 他客气的邀请老柴,坐到休闲座椅上聊天。 两人坐下之后,沈瑜问道:“柴大叔,我看到您去店铺卖东西,能不能问一句,您的盒子与玉雕,他们为什么不收?” 中年人摇头:“他们有眼无珠,不认识宝贝。” 沈瑜手指自己的画架,说道:“大叔,请您过来聊天,没有别的意思。你也看到了,我的职业是绘画。这些笔呀、颜料啊很多,缺个装东西的盒子。我看您的盒子,像是个装文具的盒子。您要觉得合适呢,把那盒子卖给我怎么样?” 袁先达伸手扯了扯沈瑜,说道:“小沈,你别冲动。市面上哪有难么多真文物。人家商店那么多鉴定师都看过,你还是谨慎点儿。”他在一旁看了半天,见沈瑜真的要买东西,于是开口阻拦。 老柴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 “哎,你什么意思。”他起身就要走。 沈瑜急忙打圆场,“柴大叔,您别急。” 他们三个人说话的时候,王问祥听到了声音,回头看到了沈瑜的动作,只是笑了笑,转身走回店里。 何年把几个学徒打发走,笑着开口说道:“恭喜,收了两管毛笔?” 王问祥拿出刚买来了两支毛笔,“你们不收的东西,还不让我收?” 何年说道:“毛笔不错,不过,没有什么盈利的空间,我不能亏了国家的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