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二章,有储秀宫款识的瓷片 (第2/4页)
贴到瓷片上。 沈瑜又拿起了一块儿粉彩瓷片。碎瓷片上面带着部分瓷瓶耳。 他对张鞠说:“你看这一块儿就很难得。上面的纹饰是粉彩,这个红色的瓷瓶耳,应该是龙形,这种红色很少见,你看看这些颜色,就是民国的粉彩瓷的特点。” 接下来,沈瑜挑出几块瓷片,有彩色釉,五彩瓷还有白瓷、青瓷,等等。 他连着拿出十四块瓷片,大多数都是小块儿,有两三块是大块儿,隐约能猜出原本的完整形态。 张鞠记了十几张标签,贴到了对应的瓷片上。 沈瑜一口气把咖啡喝掉,焦糖咖啡的甜与苦,再加冰凉的口感,瞬间化解了说话带来的口渴。 他帮着张鞠把瓷片放到保鲜盒里。同时补充说道:“姐,这些瓷片,基本上包含了清末民初出现的大部分的瓷器种类,即使没包含在里面的,可以用这些瓷片进行比对。 你回去把它们做成一个样本。过去还曾经有人把碎瓷片儿镶嵌在挂屏上,叫做百宝嵌,也算是一个收藏品。” 张鞠问道:“你确定这些全是真的,值钱吗?你为什么买这么多?” 沈瑜点头:“您放心,都是100年以内,没有现代仿品。至于为什么买这么多的问题,您应该听说过,家藏万贯,不如钧瓷一片这句老话。” 张鞠说:“我听一些搞收藏的人,说过这话。” 沈瑜说:“这句话形容那个时候的人追捧钧瓷的热度。钧瓷指的是宋官窑的钧瓷,之后仿制的不算。 钧瓷是一个特殊例子,其他的瓷片儿,根据数受大家认同的程度,价值也在变化,但是只要是真的,总还有它的价值。 我帮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