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丧夫后的滋润日子 第148节 (第3/7页)
大吧台售票的同时,还能卖爆米花和饮料,同层其他地方也不闲置,隔成一个个窗口,做各种好吃好拿的小吃。 这样等候场次的时候,也可以在这里消磨时间。 图纸画完,顾茵就把它交到了周掌柜手里,由他去负责联系人手开工。 最难的一部分,当然就是从传统戏曲跨到话剧上了。 首先是剧本创作,顾茵先请文大老爷到了食为天。 文大老爷帮着润色《亲缘记》没要银钱,纯粹是为了兴趣和喜欢食为天的吃食。 后头顾野没给文大老爷塞钱,但给了他一个超级贵宾的身份,在他账面上弄了五百两的额度,文大老爷和文大太太过来消费都不用掏钱,直接从账上划。 文大老爷来了之后听说顾茵要把戏本改成剧本,他没有不耐烦,反而觉得十分有兴趣。 同样是写故事,戏文其实是比较晦涩难懂的。 要想懂得戏曲的妙处,那得有一定的文学功底。 在这个普遍白丁的时代,很多人听戏就是听个热闹,其实并不能听懂。 就比如顾茵自己,到现在了,她还是不会听戏,纯粹是外行看热闹。 但顾茵说的这个话剧的表演形式,采用的是通篇口语化的设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只要能听懂人说话,就能看懂。 但剧本和戏本子完全是两回事,更像是话本子,但也有明显不同。即便是文大老爷这样才高八斗的有学之士,在没有参考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还是极为困难的。 所以顾茵凭借着记忆,还原了一个十分经典的话剧剧本——《雷雨》,作为蓝本给文大老爷参考。 这真的是顾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