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 致治在於任贤 (第3/4页)
舍。 而在农闲时,他们可以申请回家去住,并不会因为职业里带个‘工’就失去农户户籍,更不会影响后代儿孙科举。 有了农房等五房,自然意味着农场除了由场长管理外,还由上官和五部总管。 但实际上,农场只会由场长主管,只听命于主官和农部,其余四部都是协管和监管。 像五房之一的水房,待农场内水库及河道等修理好之后,水房留几个人监察一下也就是了,没必要安排那么多人,那水部又怎么好对农场事宜指手画脚? 这是因为朱七牛详细请教过两位爷爷和奶奶后,深知种田这种事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如果任由各部都来插手,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还不如让专人管专事。 这也算是一种生产关系的改良吧。 这些改动说来很大,实际上对于百姓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 因为工部那边研究的一些农用机器还不成熟,无法有效提高生产力。 所以百姓的迁移速度非常缓,其房屋的拆迁速度也不快,顶多是置换房的契约办理很快罢了。 对于能入城居住,成为城市户口,百姓的热情很高,大多愿意用自己的房子、地皮和耕地来换房子。 当然,这也得益于朱七牛承诺日后的种工还是由他们担任,确保了他们的收入。 否则的话,哪个农民舍得卖掉自己的田地? 为了给工部时间,也给百姓迁移的准备时间,朱七牛给各农场和几个县的官儿下达了‘不要急、不要催、不要乱’这三不要和‘要稳妥、要保收、要自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