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兴国在于务农 (第2/4页)
,仅仅比各部侍郎低一品而已。 因此,除四位正三品的侍郎外,就数这个应天府同知最受官员觊觎了。 最关键的是,打从万三重当初担任应天府同知以来,这个位置便一直是个升官的好位置。万三重如今是工部尚书,周光如今是财部尚书,就连孔十七也成了水部尚书,都是正二品官儿。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这要是谁当上了这个位置,没准两三年后也是一部堂官呢! 而且应天府如今的模样谁看了不喜欢啊,能在这里当官儿,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若是跟上官朱秉文关系搞好了,被领着参与到京城以外的应天府其它地域的规划重建中,功劳还不是捞到手软啊。 用前任应天府尹黄育才的话说,朱秉文将来的成就还会更大,甚至直接成为皇帝的左右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跟他关系搞好了,就是死后,那也能流芳百世,搞不好还能得个文正的谥号呢。 为此,官员们各自保举,甚至毛遂自荐,对应天府同知这一职位的竞争竟比两部侍郎来的还激烈。 这倒是有些出乎皇帝的意料。 朱七牛也是没想到的。 但是,他也有想要保举的人。 “启禀皇上,吏部郎中余钱为人谨慎不张扬,办事细心,能力出众,臣以为堪当应天府同知之职。”迈步而出,朱七牛毫不客套的直接保举。 他这一开口,那些官儿立刻偃旗息鼓了,自知竞争不过他。 果不其然,皇帝一听他这样说了,立刻同意:“郎中本是正五品官儿,这位余钱爱卿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