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8 (第3/4页)
公布后,所有人都傻了眼,工业新区的地皮价格纷纷上涨,生地的出让价立刻番了三四倍,一夜之间,海岸线附近多出几个施工现场,都挂“着打造工业新区第一良港”的横幅,但纪绍辉心知肚明,那些小港口的自然条件根本不能与天绥港媲美。 龙城的冬天到了,北方刮来的寒流没有刮去商人们追逐利益的热情。 不夸张地说,谁拥有了天绥港,谁就能掌握龙城未来货运、仓储、轮渡的话语权。蝴蝶效应的作用之下,越来越多的公司想与宏业地产合作,越来越多的政商大佬知道纪绍辉的名字,不知不觉中,纪绍辉的身价已经猛涨几十倍。 宋重山有点后悔那么便宜地土地卖出去,不过他和纪绍辉已经是绑在同一根绳上的蚂蚱。纪绍辉很聪敏,逢人都会说是新上任的宋市长推动了天绥港的问世,宋重山纠结了一阵子,也就作罢了。想通的宋市长,又给纪绍辉拨了数十亿的港口建设基金,这次国资企业才能享受的财政拨款,纪绍辉看到拨款文件愣是惊讶的话都说不出来。 这等殊荣,何尝不是对他的肯定呢? 纪绍辉还想感谢一个人,如果不是那人在一次谈话中透露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小细节,纪绍辉也不可能顺利地走到今天。 有人羡艳地说,纪绍辉是天降大运,是命运的宠儿。但是,比纪绍辉条件好的商人数不胜数,但与纪绍辉一样有胆识与智慧的人却寥寥无几。 眼睛看到的并不是真相,那些庸俗的人只看到纪绍辉万众瞩目的今天,但他的过去呢,又有几人会关心,几人能理解? 第四季度的土地拍卖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