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年囤粮记_荒年囤粮记 第1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荒年囤粮记 第137节 (第4/6页)

  虽然和现代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相比,古代的技术水平很低,然而古代人民的智慧仍旧不可小觑。

    正因为他们的发明创造,才有了辉煌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后世发展的根基。

    所以,作为建筑行业的门外汉,木槿毅然决然选择相信身边人的做法。

    瞧族人们的意思,他们照旧想跟原先的邻居挨着,倒不必担心位置的问题。

    若想一块盖房,肯定不成,统共那么些人,即使再雇几个匠人,照样没办法一块开工。

    所以只能挨个来。

    众人围成个圈,商讨先建谁家的,即使没有争执到面红耳赤,中间却少不了口舌之争。

    人人都想先盖自己家的。

    也有人感念王宝兴的恩德,主动提出先给族长建房。

    最后,还是王宝兴拍板:“两户两户来,就按往日的位置,从村口到里头的顺序来。”

    这是要先建刘福贵家的了。

    刘家人听见之后,自然喜笑颜开,高兴到不行。

    等到王宝山家和木槿家,却有不少争执。

    按照王宝山和王李氏的意思,木槿跟家里人一道住就成,如此既能节省银子,又方便家里人照看她们母子三人。

    在王宝山的眼里,就算闺女有些银钱,家里没有男人挣钱,她一个人指定没有进项,到时候少不得坐吃山空,若跟家里住,既能节省建房屋的银子,平常吃穿又格外方便,何必非要往外头去住。

    木槿想跟家里挨近些,然而不能住到一处。

    现在爹娘还在,尚能照拂她,包括周氏在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也给木槿和双胞胎提供过不少帮助,但崇武往后还要娶妻生子,等两个孩子再大些,家里不光不够住,说不准还会产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